Hot News

首頁 / 圖書 / 公共事務 / 協作參與的觀點:臺灣客庄與德國鄉村發展
協作參與的觀點:臺灣客庄與德國鄉村發展

協作參與的觀點:臺灣客庄與德國鄉村發展

Perspectives on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 作者:劉小蘭
  • 書號:52WPA03301
  • 定價:380
  • 出版社:元照出版(智勝經管系列)
  • 出版日:2024/01
  • 版次:1版
  • ISBN:9786263691216
  • DOI:10.53106/9786263691216

為尊重著作權及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若有PPT或各章授權使用需求,請與本公司洽詢(02-2388-6368#181)。

書摘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農業成為SDGs的重大變因,與之相繫的鄉村亦於解除農地農有農用管制之後,呈現多樣面貌,加以高度競爭的全球化時代,鄉村在前述脈絡之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值得關注。

臺灣於二次戰後採農地農有農用高密度管制,現今則廣泛提供獎勵補助性措施的角色轉變,呈現國家、市場及社會團體間影響力此消彼長的圖像。本書透過研究極具地方文化代表性的客庄,調查農村再生計畫中社會參與模式分析。借鏡LEADER方案下的德國北萊茵邦(Nordrhein-Westfalen)鄉村發展參與模式探討、分析科隆(Cologne)—波昂(Bonn)區域協會組織(Region Köln/Bonn e.V.)個案。經濟結構轉型下鄉村發展模式涉及層面廣泛,其中區域/地方認同感元素所推動社會參與扮演地方發展重要角色,如何適度地將社會參與納入治理過程當中,是當代鄉村發展重要挑戰之一。

本書以鄉村為主要關注點,並系統性地闡述臺灣與德國之發展策略與經驗。在傾注桃園客庄情境的同時,亦將視野延伸到歐盟德國跨國理解上,並寄望對臺灣核心和邊陲地區協力合作的分析有所啟發,階段性提供鄉村永續發展、韌性回應的思考方向。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農地管制到地方發展之路:由預防至合作原則轉變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回顧新自由主義下農地管制
  • 第三節 劃權力鬆動—總量管制與農業專區
  • 第四節 開發者保育義務淡薄
  • 第五節 以軟性地尋求農業團體合作為主軸
  • 第六節 戰後獨大至晚近僅是補助角色

第三章 龍潭農村再生計畫下社會參與之分析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 第四節 哪些社區組織成為包容對象
  • 第五節 核心幹部及居民參與程度
  •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LEADER方案德國北萊茵邦社會參與模式分析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第三節 內生策略下區域認同感和參與
  • 第四節 社會經濟團體參與及組成
  • 第五節 參與中的各方關係
  •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論區域合作:科隆—波昂區域協會之分析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區域合作組織:Region Köln/Bonn e.V.
  • 第三節 Region Köln/Bonn e.V.形
  • 第四節 Region Köln/Bonn e.V.運作
  • 第五節 結語:幾點省思

第六章 結語—省思客庄發展

  • 第一節 研究核心
  •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