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金融.經濟 金融.經濟 日圓匯率難題的解鈴人 文章發表:2024/07/08 面對34年來最弱的日圓,日本央行終於忍不住出手。4月29日,日圓一度跌到160元兌1美元,但3天後旋即彈升到155元左右,市場揣測這是日銀進場干預的結果。 股東應該協助銀行推動永續金融嗎? 文章發表:2024/06/19 眾所周知,永續金融的複雜程度,無論對台灣或世界各國的銀行來說都相當棘手。監理機構、投資人、客戶和投資的永續金融目標各自不同。除了監理機構與客戶的意向以外,銀行還得處理影響力最大的利害關係人:那些能夠影響董事會的投資人,也就是股東。如果董事不維護股東的利益,就可能被解職,甚至會因違反董事義務而吃上官司。 如何一邊維繫產業生計一邊成功永續轉型?—專訪乾淨能源金融公司獨立董事Nicola Wakefield Evans AM 文章發表:2024/06/03 想像您擁有一家代工廠,這家公司你們家族經營了好幾十年,對於產品與使用者都有深入了解。但隨著全球各地開始淨零,你必須快速找到新的設計、製程,甚至是整體價值主張來因應。這項轉型最好能在2050年或2060年前完成。 爆1,752億元驚奇天量之省思—元大00940ETF 文章發表:2024/05/22 今年3月是台灣ETF非常具歷史里程碑的月份,就在這個月,有兩檔ETF在相隔不到1週內,雙雙刷新史上紀錄,先是統一投信所發行的00939ETF以新台幣531億元的募資金額創歷史紀錄,結果在隔週元大投信的00940則以1,752億元的IPO天量金額再度破紀錄,半個月內,近2,300億元的集資潮不但令人對ETF IPO募資熱潮大開眼界,背後更有兩層意義,值得政府思考。 金融機構「資產錯配」風險解除了嗎?—矽谷銀行事件後的省思:流動性風險依舊 文章發表:2024/05/08 2023年3月,美國矽谷銀行等因為資產錯配(Asset mismatch)造成流動性問題,引發有史以來最快速的擠兌風波,在最高峰一天就被擠兌420億美元。在此之前,最大的擠兌潮發生在2008年的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 Bank),該次擠兌在10天內總共領走167億美元。 紐約梅隆:2024年應審慎布局優質資產—升息週期何時結束?利率長期維持高水準? 文章發表:2024/05/02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近期舉行「2024年投資市場展望論壇」,2024年由於利率處於高水準加上經濟情勢不明朗,投資人應審慎布局,展望優質資產標的。 降息,在路上? 文章發表:2024/04/24 美國在歷經2年的高壓緊縮信用下,降息確實對經濟及市場都有暫喘口氣的作用,避免造成景氣衰退風險,但有無升息太少引發的通膨復燃風險,遂成聯準會最後能否師出有名的觀察重點。 綠色金融是未來之道 文章發表:2024/04/10 在各國政府接連宣布第一波淨零政策,以及COVID-19疫情推動的投資局勢下,永續金融市場連續幾年快速增長;直到2022年才因為地緣政治的拉扯、經濟前景的變動以及融資成本的提高而逐漸趨緩。 日銀異次元寬鬆的「下一步」為何?—日本經濟下滑 股市卻有望飛越年新高 文章發表:2024/04/03 日本國內需求乏力,加上能源與糧食仰賴進口比例高,日圓貶值令進口成本加劇、物價上漲,薪資未調升,家庭支出增加且可支配資金減少。但對觀光客而言,日圓「甜甜價」卻讓購物、用餐費用相對便宜。面對未來經濟走向,日銀總裁植田和男的下一步,各界都在密切關注。 ESG浪潮席捲 永續學分是必修還是選修? 文章發表:2024/03/27 2050淨零轉型不僅是台灣的目標,從政策面接軌國際趨勢上,台灣也積極將ESG轉為法制化;但不論是CSR或ESG,其實很難一刀切,管理者可思考初期先自律規範,再篩選出重要指標,進一步將其法制化列為明文規範。 最新文章 抗通膨的好幫手及財務預測制度 何謂ETN與ETF,兩者差異? 面對川普投顧,投資人對股市與基本面脫鉤的因應? 何謂一價法則以及帳面價值、市值與企業價值? 直升機撒錢策略可行嗎? 熱門文章 康友風暴:別被財報騙了 申請遺產稅實物抵繳之條件及限額 讓數字說話、影響力被看見,PwC運用SROI評估社會價值! 從元大S&P原油正2下市始末看期貨ETF的風險 透過投資公司出資的優缺點分析──以網紅開設飲料店為例 Prev <12345678910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