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金融.經濟 / 客觀評價「數位人民幣」的能與不能

客觀評價「數位人民幣」的能與不能

文章發表:2020/07/22

撰文:陳鴻達

中國人行日前宣布,將在深圳、成都、蘇州、北京郊區雄安等四地試行數位人民幣,其推動目的與造成之衝擊也引發各界熱議。中國已是使用電子支付比例最高的國家,為何還熱衷推動數位人民幣?

過去每隔一陣子,人民銀行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DCEP,簡稱「數位人民幣」)的消息總會占據媒體版面。由於相關細節未做說明,因此讓各界對其功能或是未來影響都充滿各種想像。事實上央行數位貨幣在國際上並無標準型態,許多人基於其政策需求,而給予了不同的設計面貌。但隨著相關細節設計陸續揭露,過去大家的疑問,包括其推動目的、能解決什麼問題、功能上有何極限,也就日益明朗。

一、補充或取代紙鈔、硬幣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簡稱人民銀行或人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央行數位貨幣的定位是部分替代M0(流通中的現金),即要取代現金紙鈔。在推動步驟上,將在蘇州、深圳、雄安新區、成都等地區,以及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進行央行數位貨幣封閉性測試。並且蘇州等地各級機關和企業單位,已被發函要求與「工農中建」等4家工資代發銀行簽訂數位人民幣代發協議,自5月起職員的交通補貼將有50%以數位人民幣型態發出。至於在使用場景上,預計將以餐飲、零售業者為主,參與業者還包括奧斯卡影城、麥當勞、星巴克、Subway等19家業者。

至於數位人民幣是要完全取代紙鈔呢?還是補充性質?短期內數位人民幣應該跟紙鈔雙軌並存,兩者都能當作法定支付工具。長期呢?若要完全取代紙鈔也有以下困難,例如數位人民幣大致上以手機為載具,那沒有手機的人,或忘了帶手機的人如何進行支付?若強制要求,這跟強迫要用刀叉來進食一樣削足適履。

二、加強反洗錢等監控

許多人說數位人民幣可強化反洗錢工作,甚至還能加強對人民的監控,事實上數位人民幣對這兩項工作的助益並不如目前坊間說的那麼大。因為目前具有國家信用保證且有發行準備的貨幣,可分為現金與電子形式貨幣兩類,後者包括「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民眾在商業銀行的存款」與「民眾存於各種儲值卡」。

也就是說企業或個人透過銀行間的匯款或轉帳,都是以電子型態貨幣的方式進行交易流動,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只要檢察官開搜索票,就可調閱追蹤相關資金流動。因此未來發行央行數位貨幣後,其對資金流向的追蹤與現況應該差不多。除非數位人民幣的推動搭配完全廢掉現金,否則對反洗錢或人民監控沒有顯著影響。

三、作為貨幣政策工具

有人期待以央行數位貨幣作為監測貨幣政策效果的工具,例如央行採行貨幣寬鬆政策時,希望所釋放出來的資金流到預計的實體經濟部門,不要流到房地產炒作。事實上央行直接統計分析各銀行放款流向就可以掌握了,用數位貨幣來追蹤意義不大。也有人想利用央行數位貨幣作為推動負利率的政策工具,其邏輯是一旦銀行採負利率時,民眾會將所有存款提領出來,以避免其財富縮水。因此為避免民眾將存款提出,就必須採取強制性的央行數位貨幣,消滅整個社會的現金,或是對提領現金者課以昂貴的手續費。也就說是會衍生許多問題,就社會接受度而言恐怕更是挑戰。

四、降低支付寶與微信的影響力

許多人會問,中國已經是使用電子支付比例最高的國家,為何還如此熱衷推動央行數位貨幣?這應該就是推動數位人民幣的政策目的了。消費者使用支付寶的時候,該系統馬上就提領走消費者的錢,但還要經過清算、移轉等手續,幾天後才會到達指定的受款商家。這金額每年在中國高達有2、3百兆人民幣,過去都是繞過人民銀行的結算系統,成為人行監控貨幣流通的死角,衍生的金融風險不可輕忽。這也是為什麼在2018年6月設立「網連平台」,要求所有支付機構都必須在此平台進行清算,並將相關資料送交人民銀行,以利監控貨幣供給與流通,並防範洗錢或準備金被挪用等問題。

將來消費者使用數位人民幣進行支付後,店家無須經過清算等程序,馬上就可拿到錢,釜底抽薪的改善風險問題。一般預料,未來應會要求所有收受電子支付的商家都要收央行數位貨幣,所有銀行ATM都要能進行央行數位貨幣的轉帳或儲值,目的就是以央行數位貨幣來降低支付寶與微信的市占率與影響力。

五、為何要避免民營支付系統獨大

雖然數位人民幣研議許久,今日開始試辦應該還是因被臉書幣激勵所致。臉書2019年6月高舉普惠金融大旗,公開其LibraProject,準備進軍全球的匯款轉帳市場。消息一出馬上引發各國金融主管機關的反對或質疑,雖然今年臉書幣修改其計畫,將原本全球單一的臉書幣,改為追蹤其他現行主要貨幣幣值的數種貨幣,例如追蹤美元的LibraUSD,追蹤歐元的LibraEUR等等。一般預料各國應該還是不敢輕忽,因為臉書在全球的用戶超過20億人,更是不少人每天流連的平台,讓民間機構從事如此龐大的支付體系,其風險不言可喻。

為什麼各國對臉書幣如此忌憚?因為阿里巴巴與微信在中國的經驗,讓各國對資訊大公司(BigTechs),如臉書、亞馬遜與谷歌等介入支付等金融業務感到不安。例如阿里巴巴集團的業務範圍還包括零售、批發、物流、營銷技術與雲端,相關的支付清算與代收代付業務,不但是螞蟻金服的基本業務,也讓其一條龍式的掌握集團業務的金流、物流與資訊流。

這些BigTechs都有酷斯拉的DNA,Data analytics(數據分析)、Network externalities(網路外部性)與Activities(多元商業活動)。他們熟悉資料運算工具、掌握龐大客群與資料,因此一旦介入某個領域,往往成為該領域強而有力的競爭者,甚至還有造成壟斷的傾向。不但能決定經濟版圖,也將衝擊全球金融面貌。因此許多國家陸續以反托拉斯法來對這些網資大哥進行調查與裁罰。

六、數位人民幣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這一陣子有許多聲音說,中國可藉由數位人民幣的先進技術與多項專利來強化人民幣的國際化,進而挑戰美元霸權。事實上數位人民幣本質上就是人民幣,在進行跨國貿易時,換匯清算是無法避免的,是否接受以人民幣做交易,那應該是由其他更深層的因素決定,而不是由支付工具決定。至於因為數位人民幣的技術先進,有助於變成跨國支付工具的疑問,事實上現在東南亞許多中國觀光客多的地方,就有店家「非法」接受支付寶或微信。這些中國觀光客雖然在當地消費,卻無法課徵任何稅收,因為金流完全在中國進行。過去許多國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隨著規模的擴大無法再漠視。未來若是官方的人民幣支付系統大舉入侵,應該是各國法律所不容。

數位人民幣主要設計就是由人民銀行發行數位貨幣,商業銀行動用準備金來取得,再供一般消費者兌換。銀行每取得一定數額的數位人民幣,就要扣減等額的存款準備金,跟銀行從央行取得現金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貨幣政策執行的基本架構,並不會因為是數位人民幣而改變。數位人民幣能做的事,有許多在傳統的貨幣架構也都能做。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國家的央行對央行數位貨幣的態度僅止於研究與密切關切未來發展,較少當作迫切事項。

這一陣子關於數位人民幣的功能與影響有許多談論,但隨著其輪廓的日漸明顯,其能與不能,各界開始有較客觀的評估。在此呼應中國社科院張明與科技大學楊曉晨的看法:「數字貨幣的確將給貨幣管理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但市場應以客觀態度看待,尊重其技術侷限,不以過多額外期許和負擔訴諸其上。同時,新技術的推廣期往往帶來新的騙術,需謹防假借央行數字貨幣名義實施的新型炒作和詐騙。」這大概是對數位人民幣最客觀與貼切的評價。

小辭典:何謂DCEP?

「DCEP」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研究專案官方名稱,全名是「電子支付的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DCEP),簡稱「數字人民幣」,是全世界第一個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數位貨幣,以手機、電腦等電子支付工具,意圖取代傳統的現鈔與銅板。

人民銀行從2014年立案開始研究,其間中國爆發比特幣、乙太幣等數百種民間發行的數位貨幣炒作狂潮,更引發以數位貨幣為支付的新創專案「新股上市」(ICO)泡沫,人民銀行禁絕可能擾亂金融安定的比特幣等數位貨幣交易平台。2019年,臉書強推Libra數位貨幣,因為可能侵害到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權,更刺激中國人民銀行加速法定數位貨幣的研發與測試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在4月正式啟動DCEP的測試,透過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國有銀行,在蘇州等城市,以DCEP發給公務人員交通津貼等進行測試。

後記:去年11月14日筆者於《工商時報》發表「人民幣支付系統的能與不能」一文後,很高興看到楊曉晨君與張明君今年4月28日在《金融時報》中文版發表「央行數字貨幣:結構分析與能力展望」一文。這兩篇文章獨排眾議,分別對目前坊間許多對數位人民幣有過度期待的人,提出善意的提醒。謹記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