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金融.經濟 金融.經濟 鮑爾式的暴力美學 文章發表:2024/10/28 9月18日,美國聯準會(Fed)終於啟動降息循環,一口氣下調聯邦資金利率目標2碼。降息早在意料之中,但幅度之大,讓市場既意外又不解。 金融業產值與台GDP同步成長—專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文章發表:2024/10/16 台灣金融業近年來的表現可謂亮眼,營收和獲利屢創新高,金融業在台股市值的比重僅次於半導體業。然而,十幾年來,台灣金融產業在國內生產毛額(GDP)中的比重始終維持在6%左右。為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直球回應,金融業與台灣GDP是同步成長,並非外界解讀的零成長。 美國將降息?參考「通膨預期指數」掌握趨勢 文章發表:2024/09/30 歐洲央行(ECB)在6月6日啟動降息,宣布降息1碼(0.25%),恰好7月2日發布6月歐元區整體通膨率降至2.5%,而備受關注的核心和服務業數據則保持穩定。 老鷹、鴿子與金絲雀 文章發表:2024/09/18 中央銀行的決策者通常被歸類為鷹派或鴿派。鷹屬猛禽,善於捕獵,比擬於央行政策,鷹派偏向緊縮性貨幣政策,對通膨的容忍度低,為了打擊通膨甚至犧牲經濟成長也在所不惜。至於鴿子則是象徵和平,對應於央行決策,鴿派的貨幣政策主張偏向寬鬆,在追求經濟成長下,對於通膨的容忍度相對較高。 壽險業5大策略因應變局—美大選後雙率皆降? 文章發表:2024/09/09 川普(Donald John Trump)可能重新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和美國期待已久的降息政策,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川普回歸必然對美國的財政政策和經濟活動有顯著的衝擊,也勢必對全球經濟環境帶來影響。台灣壽險業在全球金融服務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壽險業的資金有接近7成以美元計價,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因此即將產生的衝擊將對台灣壽險業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氣候變遷議題隱含「大風暴」—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憂心起 文章發表:2024/08/21 2024年底備受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兩組候選人拜登(Joe Biden)與川普(Donald John Trump)雙邊陣營對峙仍在酣戰中,其中對於關注氣候變遷議題者,對川普若再次入主白宮,是否會引發新一輪氣候災難,更是眾所關注。 不是租賃公司 私募基金辦企業放款 創多贏—全球私募債市場快速成長 文章發表:2024/07/26 私募債權(Private Credit)在美國已經是投資者關注的另類投資產品之一。在過去10年私募債投資的成長可說是前所未有,以資產管理規模(AUM)計算,從2010至2020年間,全球私募債市場從3,200億美元擴大到8,750億美元,成為在另類投資領域中排名第三的資產類別,僅次於私募股權和房地產。 日圓匯率難題的解鈴人 文章發表:2024/07/08 面對34年來最弱的日圓,日本央行終於忍不住出手。4月29日,日圓一度跌到160元兌1美元,但3天後旋即彈升到155元左右,市場揣測這是日銀進場干預的結果。 股東應該協助銀行推動永續金融嗎? 文章發表:2024/06/19 眾所周知,永續金融的複雜程度,無論對台灣或世界各國的銀行來說都相當棘手。監理機構、投資人、客戶和投資的永續金融目標各自不同。除了監理機構與客戶的意向以外,銀行還得處理影響力最大的利害關係人:那些能夠影響董事會的投資人,也就是股東。如果董事不維護股東的利益,就可能被解職,甚至會因違反董事義務而吃上官司。 如何一邊維繫產業生計一邊成功永續轉型?—專訪乾淨能源金融公司獨立董事Nicola Wakefield Evans AM 文章發表:2024/06/03 想像您擁有一家代工廠,這家公司你們家族經營了好幾十年,對於產品與使用者都有深入了解。但隨著全球各地開始淨零,你必須快速找到新的設計、製程,甚至是整體價值主張來因應。這項轉型最好能在2050年或2060年前完成。 最新文章 股利分次發放對公司及投資人有何影響? 減資對投資人而言有什麼好處? 基金經理人投資獲利迷思 面對川普投顧,投資人對股市與基本面脫鉤的因應? 「一鄉鎮一特色」,如何突破地方特色產業 熱門文章 CFA ESG investing證照介紹&考照心得分享 讓數字說話、影響力被看見,PwC運用SROI評估社會價值! 折舊的核心概念及其方法的體系建構 採購專業素養祕笈大公開! 從元大S&P原油正2下市始末看期貨ETF的風險 Prev <12345678910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