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iPhone指數。單一價格法則的應用的「大麥克指數」?
文章發表:2025/10/01
《經濟學人》雜誌常以「大麥克指數」來評估各國貨幣是否高估或低估。
但大麥克指數的缺點不少,如大麥克指數的商品僅有一種,容易受到各國稅負、關稅、利潤率、租金、勞動力等成本的影響,且不是跨境貿易的商品,不符合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條件。《日經新聞》、《華爾街日報》也曾推出迪士尼樂園指數(比較全球迪士尼樂園單日門票價格)、星巴克拿鐵指數(比較各國星巴克中杯拿鐵售價)。
為了編製更可靠的指數,野村(Nomura)控股根據iPhone在不同國家的售價,來判斷各國貨幣是否高估或低估。
因為iPhone是標準的跨境貿易的商品,且很少有人會因為外國的漢堡比較便宜就飛去該國消費,但也許會為了較便宜的iPhone而飛去特定國家購買,基於該原理,野村控股便推出「iPhone指數」。
根據2016年7月的iPhone指數,其認為美元在23種主要貨幣中最被低估,與大麥克指數恰好相反,大麥克指數認為當時的美元是被高估程度排名第四的貨幣。由於當時美國升息的機率較高,可能拉抬美元,證明iPhone指數的評估結果正確性較高。下表是2019年9月iPhone11推出時各國的售價,讀者可自行估算當時各國貨幣相對美元的合理幣值。
當然,無論是大麥克指數或是iPhone指數,都不是很精確的匯率評估指標,只是博君一笑的有趣數值,畢竟各國iPhone價格還是會反映當地稅負及其他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