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資訊.科技 / 台灣的創新驅動經濟模式—重新崛起的AI產業基地

台灣的創新驅動經濟模式—重新崛起的AI產業基地

文章發表:2024/08/07

撰文:吳嘉隆
  • 總體經濟學家

對台灣經濟發展過程的一個最重要觀察,不在於它曾經創造經濟奇蹟,而是在於一路走來能夠成功地推動經濟的轉型與升級。這是因為,一時取得經濟發展還是可能的,但是要能夠讓這個發展推進到不同的階段,持續取得新的動能,卻是不容易的。

如今的台灣經濟,即將成為AI產業革命的中心,在這個時候,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是特別有意義的。

二戰結束以來的世界經濟發展,台灣曾經是一個榜樣,從勞力密集產業開始,創造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然後經過十大建設,進入重化工業與消費電子業,最後進入高新技術與半導體產業,成功推動經濟的轉型與升級,造就了經濟奇蹟。現在,世界前三大AI企業的巨頭,輝達(NVIDIA)黃仁勳、超微(AMD)蘇姿丰與美超微(Super Micro)的梁見後,恰好都是出身於台灣,讓台灣有機會引領人工智慧的產業革命,追求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中所提到的「人工智慧產業化,產業人工智慧化」,展開第二次經濟奇蹟。

台灣經濟的重新崛起,背後有什麼秘訣嗎?答案恰好就在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

台灣經濟模式的探索

經濟發展的初期,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國內的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投入於就業與生產,從而創造所得與購買力,並且讓內需市場逐漸壯大起來。

在內需市場還沒培養起來之前,自然就必須依賴外需市場來啟動經濟,創造就業機會,這就是所謂「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

通常出口部門會走過3個階段,一開始是農產品與農產加工品的出口,二戰後初期,台灣的出口當中,香蕉與鳳梨,還有各種食品罐頭,就是重要角色。第二階段,就是推動勞力密集產業,例如紡織業、鞋類、玩具、玻璃與塑膠。這些傳統產業當中所培養與使用的人才,如會計、財務、行銷、廣告、人力資源、法務等,將來都可以被之後的科技業所吸收。這部分我稱之為「人才的回收」,也就是用傳統產業培養一些將來可以被科技業用到的人才。

到了第三階段,從勞力密集邁向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產業,在這裡開始看到轉型與升級的努力,同時,也是在這裡看到創新起到的作用。

以技術含量來說,存在一個「技術階梯」,整個出口導向的過程,等於就是在一步一步往上爬這個階梯,從比較容易上手、技術含量相對低的產業出發,透過創新的累積,逐漸向上推進到技術含量相對高的新興產業。以貿易來推動發展,就是去出口那些容易上手的產業,進口那些不容易上手的。

在出口導向時期,台灣曾經探索過一個經濟戰略,就是把台灣打造成亞太營運中心,但是事後來看,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推進,也隨著台商大舉前進中國投資,於是,亞太營運中心改成直接設在長三角或珠三角,跳過了台灣。這個戰略構想算是失敗,根本原因是台灣與香港一樣,不適合成為營運中心,因為所謂的營運中心,從製造業到金融業,都是直接前進到產業腹地。

對台灣來講,真正可以成功的經濟戰略,就是從出口導向轉型成創新導向,投入於技術含量相對高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真正亮點,是不容易被複製或被移轉,所以它們的競爭優勢能存活得比較長。

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

一開始,透過生產要素的不斷投入,我們就可以取得產量的增加,看到經濟在成長。一旦接近充分就業狀態,生產要素的投入已經到頂,接下來的經濟增長就要靠生產力的增加了。然而提高生產力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創新來展開的。

要跨過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為經濟取得新的發展動能,關鍵正是在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我們首先探討一下創新的三大心理元素。創新的本質,是推出新的東西,來打破現有的條條框框,所以,第一個心理元素是要有強大的好奇心,對於一些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開始好奇,喜歡提問題,更喜歡自己去找出答案。第二個元素是敢叛逆,也就是敢質疑現有的理論,敢推翻現有的架構,敢另起爐灶,敢與眾不同。

第三個元素是勇氣,敢把與別人不同的看法勇敢表達出來。大多數人會躲到「大數法則」當中去尋求安全感,就是你跟別人都一樣,這時候如果錯了,那不會只有你一個人犯錯,而是有許多人跟你一樣都錯了,所以相對起來你的情況不會是那麼糟糕,但如果你與眾不同,然後你是對的,你成功了,那麼你證明其他人都是笨蛋,其他人會很難受,會開始把你視為威脅者,甚至開始排擠你;但如果你錯了,那麼大家都會嘲笑你,說你太囂張了。所以,在創新的過程當中,一直到你成功之前,其實是很寂寞的,而且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所以,只有當你有足夠的勇氣,才能撐過創新過程中的這些煎熬。

接下來,我們再探討一個社會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發展出創新能力。第一個是,要尊重多元,尊重差異,換一種說法,就是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搞定於一尊那一套。第二個是,要接受市場競爭,讓各種不同的想法與產品有互相比較與較量的機會。

有了這兩點文化做基礎,第三個是,要鼓勵民營企業家,也就是承認經濟理論中所說的「企業家才能或企業家精神」,英文是Entrepreneurship。企業家的工作,是去發現市場的需要,設計商業模式,組織各種資源,推動創新,承擔風險。所以,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有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家,而他們的角色與公務員或財經官僚不同,後者的工作是執行指令,而不承擔風險。

第四個是,尊重個人自由,這不只是人身安全,而是要尊重言論自由,以及相關的新聞自由與出版自由,與尊重信仰自由,和相關的宗教自由。簡單講,國家不能去限制言論與信仰的自由。只有一個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才配發展出創新能力。

第五個是,承認與保護私有產權,以及智慧財產權,來保護創新的成果。如果我投入於創新活動,忍受著創新過程中的寂寞與壓力,可是創新成果最後得不到法律上的保護,那行嗎?因此,創新需要法治這個社會條件。

第六個是,要重視對人才的投資,而不是只會追求硬體的工程,例如基礎建設投資,或國營企業的固定設備投資,這一類工程建設可能容易產生貪腐的空間,但是,創新的目標是要提高勞動生產力,重點是人才的培養,而不是推出一大堆工程。對人的投資包括教育、醫療、住房,還有社會福利制度,而且,透過社會流動性,讓窮人看到翻身的前景,透過教育與各種培訓,努力向上爬升。各種新興產業領域其實依靠的是人才,而不是政府的政策優惠。

對創新友善與保護私有產權

台灣與美國一樣都是移民社會,是一個對創新友善的社會,尊重多元與差異,尊重個人自由,重視對人才的投資,同時保護私有產權,同時還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個是台灣人懂得遵守規則,遵守協議,所以值得信任;第二個是台灣讓美國有安全感,許多高新技術與設備移轉到台灣,美國可以放心;第三個是台灣人有責任感、有紀律、耐操;第四個是台灣提供群聚效益,有利於打造產業聚落。

台灣目前成為AI產業革命的重鎮,有供應鏈系統所提供的綜效,目前已經有第一座護國神山,就是晶片產業,接下來會出現第二座護國神山,就是人工智慧產業,台灣可望透過這兩座護國神山,由台灣走向世界,轉變為世界依賴台灣,結果會是台灣的經濟版圖超越政治版圖,成為「經濟日不落國」,走出30年的上升國運,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