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跨界解讀 / 財經脈動 / 抓住四大優勢、釐清四大疑慮,搞懂ETF為投資添利器

抓住四大優勢、釐清四大疑慮,搞懂ETF為投資添利器

文章發表:2020/01/20

撰文:朱岳中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已發行超過220檔ETF,更在今年創下市場規模成長速度全球最高,與占資產管理市場規模比例最高兩項紀錄,但投資ETF仍有不少細節須注意,才能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

全球第一檔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買賣基金,台灣亦稱為「指數型基金」)於1993年出現後,台灣也趕上風潮,在2003年推出了第一檔ETF――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亦即投資人俗稱的「0050」)。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已發行超過220檔ETF,更在今年創下了兩項世界紀錄:一是ETF市場規模成長速度全球最高(超過67%,第二名的英國還不到40%);二是占資產管理市場規模比例最高,在去年底就已突破30%,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2倍以上。

四大優勢,ETF深受國人青睞

依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截至2019年10月底,國內ETF總規模已超過新台幣1.5兆元,這還是未計入ETF連結基金,包含ETF的傘型基金以及投資境外ETF的數字;其實ETF之所以會在台灣熱銷,無非以下幾個理由。首先是操作熟悉,交易便利。全台灣股票開戶數高達3,500萬戶,平均一人有1.5戶,ETF掛在股市交易,股票市場又是台灣投資人最熟悉的交易管道,投資人交易ETF幾乎不需重新學習。而ETF也可以如股票融資、融券,可短進短出甚至當沖,要長抱也沒太大問題。加上許多標的又有配息,都是與台灣投資人最對味的屬性,難怪ETF成交量占整體股市成交量從去年的5.7%,快速來到7.6%(統計今年前10個月)。

第二是交易成本低,ETF股市交易稅只要千分之一,就算加上手續費,一進一出總交易成本也在0.4%內搞定。相較之下,股票交易稅要千分之三,而一般基金交易手續費往往動輒1%以上。就算ETF還有內含的管理費、保管費,兩種費用加起來也通常不超過0.5%,但一般共同基金的內含費用通常1.5%起跳(股票型基金較高,其他類型會略低一些)。加上券商手續費往往有折扣,ETF交易成本幾乎可說是最低的。

第三是選標的相對簡單。投資股票從市場到產業,再到個別標的,關關都是學問。就算只看國內上市、櫃股票,總共也有1,800檔上下,即使專業的股市分析師,要一一了解也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一般投資大眾。投資共同基金也沒輕鬆到哪去,境內加境外約2,000檔,同樣有市場、產業及個別標的的選擇問題,還有不同類型的學問要了解。相較之下,ETF主要追蹤市場指數,投資人只要挑指數、判斷漲跌,比做其他投資容易得多。

第四小錢也能分散投資、分散風險。同樣買進一個標的,ETF代表的是所追蹤指數涵蓋的多檔標的的投資組合(例如買進追蹤台灣50指數的ETF,就等於同時買進台灣50指數所包含的50檔股票),但若以差不多的錢買進股票,可能就只能買進一、兩檔股票,風險明顯集中許多。其實不單台灣,全球ETF市場一樣正在快速蓬勃發展中。去年全球ETF吸引了5,161億美元的資金;今年以來,全球ETF規模已突破5.78兆美元(截至9月數據)。

四大疑慮,投資人須有正確觀念

但實際上ETF真的這麼完美嗎?那也不盡然,ETF的一些問題常常為投資人所誤解。首先,一般投資人多以為,ETF的操作就是買進所有指數的成分股,殊不知所謂的「買進所有指數成分股」,指的是「完全複製法」的ETF組成模式。然而,並非任何ETF都是以此法構成,通常只有指數成分股少,且在同一市場交易時,才會以此法操作。當指數成分股非常多時,或是跨市場型的指數,就無法以「完全複製法」構成ETF。

例如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是屬於全市場型指數,成分股約有900檔,想要全部買進,追蹤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難度很高,而且也不單只是買進全部成分股而已,連權重比例都要一模一樣才行。指數權重的計算是到小數第4位,就交易實務上來說根本做不到。這時就只能藉由計量模型及電腦程式,從歷史數據中挑選出部分標的,並調整權重,以「最佳化」方式構成ETF。若是跨國型指數,還牽扯到各國匯率、交易成本、交易限制等問題,更只能以「最佳化」方式來操作,「追蹤誤差」就可能非常大。例如MSCI新興市場指數,涵蓋26個國家1,202個標的(2019年10月底數據),要想一一買進並權重一模一樣,幾乎不可能。

而就算是以「完全複製法」操作,一樣會遇到交易限制的問題。例如台灣股市最小交易單位為1,000股的整數倍數,就算可以買進零股,也無法做到直到小數第4位權重都一模一樣。且指數的組成只是數學公式的計算,但ETF的組成必須實際買進標的,就會有各種費用產生,無法避免「追蹤誤差」,ETF的績效也不可能與實際指數一模一樣。也因為追蹤方法不同,因此,即使追蹤一樣的指數,績效也有所不同。然而,以全世界最多發行機構追蹤的S&P500指數來說,對應的ETF或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一樣是以追蹤指數為操作目標,但為一般共同基金的形式)就有好幾十檔,各家追蹤方法有所不同,績效也有差異,才能做出市場區隔。

再者,ETF成本較低?因為當指數編製機構要調整指數(例如新增、剔除以及更換成分股,或調升、調降成分股權重等)時,並不會立刻生效,通常會先宣布,待一段時間後才實際生效,而ETF或指數型基金就必須等正式生效時才能進行調整。也就是說,等到ETF或指數型基金真正調整時,相關標的早已上漲或下跌了一段,無形中ETF的成本就被墊高了。

例如得知某指數將新加入成分股,投資人往往就會先行買入,因為等到指數調整生效日一到,ETF與指數型基金就會再買入,這時投資人就有機會賺到上漲。反之,當得知有成分股將剔除時,投資人就會先賣再說。像MSCI系列指數或S&P指數,約在實施前半個月就會先行公布調整內容,因此有學者統計S&P500相關ETF或指數型基金,一年會有約4%的隱藏成本。

第三,ETF可以長期持有?這又要回到ETF是由何種方式組成來決定。如果是由股票、債券等傳統金融商品所組成,那就沒問題。但如果是以期貨等衍生性商品所組成,因為期貨等衍生性商品有到期期限,必須藉由不斷換倉來讓ETF延續。換倉會產生成本侵蝕淨值,因此就算市場行情不下跌,淨值一樣會不斷流失。國內因目前法規規定基金不得投資實體商品,因此屬於連結實體商品(例如黃金、石油、白銀、黃豆)價格的ETF,都是以連結相關期貨所組成。此外,槓桿型(國內目前都是正向2倍)、反向連結型(國內目前都是反向1倍)以及連結VIX波動指數的商品,也都是連結期貨商品,因此不適合長期持有。

最後,投資人誤以為ETF是被動操作。事實上,國外早有主動操作的ETF,基金經理人可以依自己的判斷調整投資組合,甚至不追蹤特定指數。只是目前國內尚無此類ETF,以致國內投資人對ETF的概念尚停留在傳統ETF的作法。另外,像是ETF與指數型基金因為以複製指數表現為目標,因此操作上缺乏彈性。

投資人需要留意的是,ETF在台灣快速發展的同時,這些年來也有超過10檔清算下市。此外,媒體甚至投資機構常有許多對ETF似是而非的描述,過度將ETF「神話」,「誘使」投資人一味跟風,不可不慎。金融商品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一如基金公司必聲明的警語:「本基金以往之績效不代表最低獲利之保證,投資人申購前請詳閱公開發行說明。」投資前多了解,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絕對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