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金融.經濟 / 改革應該穩步前進 數位金融不該捨棄弱勢

改革應該穩步前進 數位金融不該捨棄弱勢

文章發表:2019/11/18

撰文:Olga Rakhmanina 譯者:劉維人

數位科技不斷推動金融創新,但也相對帶來新的障礙與挑戰。既有的基礎金融服務消失、消費者保障被削弱、隱私受威脅,甚至弱勢族群無法享受到金融創新……我們真的準備好迎接完全無現金時代的來臨了嗎?

最近的新科技與數位創新,讓金融服務離顧客更近。如今我們只要用卡片感應一下就能付款,只要打開手機就能管理銀行帳戶。但在不斷高喊數位科技可以成為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主力推手之時,我們也得注意社會各階層的需求,不能讓這種神奇的科技革命拋棄某些族群。

數位科技推動的金融創新,正在我們眼前改變整個世界。雖然目前它在已開發國家只是讓市場更便利、額外增加了新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它在開發中國家推動了許多革新。它讓那些從來都沒有銀行帳戶的大量人口,得以進入正規金融市場,也讓個人與企業的消費與儲蓄更便利。人們因此建立了信用紀錄,金融犯罪也降低了。

新科技讓更多人進入受監管的金融世界

世界銀行估計,2017年沒有銀行帳戶(沒有在金融機構或數位借貸款機構開設帳戶)的人約有17億。這個數字很嚇人,但比起2011年已經好很多。2011年全球擁有帳戶的成年人只有51%,如今已達到69%。此外,《日本經濟新聞》(Nikkei Asian Review)指出,50%以上的東南亞中小企業獲得的信貸服務不足,甚至完全沒有得到服務。

新科技讓更多人得以進入有受監管的金融世界。未開設銀行帳戶的成年人中,大約三分之二擁有手機,可以藉此獲取正規金融服務。但政策制定者與金融機構也得注意,科技可能帶來新的障礙與挑戰:它可能讓既有的基礎金融服務消失、削弱消費者的保障、威脅隱私與資料安全,或無法觸及弱勢族群。

位於已開發經濟體的我們,早就習慣了日常生活中的簽帳卡、信用卡、網路銀行,即使聽到如今市場越來越不依賴現金,也只覺得司空見慣。但政策制定者擔心現金消失的速度太快了,而現金消失的主因,就是實體分行與ATM的消失,以及越來越多店家不接受現金。卡片付款的功能,讓顧客不必費心攜帶現金;店家則因為省去了持有與運輸現金的風險,都對無現金支付相當歡迎。

社會還沒準備好進入無現金時代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維持造幣、識別、收納、配送等現金交易所需基礎建設的成本,約占富裕國家GDP的0.5%。無現金交易不僅能減少這些成本,更能將竊盜與詐欺風險降至最低,此外還能防止逃稅,並建立信用紀錄。像瑞典這種現金使用量最低的國家,已經大幅減少對現金的依賴。但值得擔心的是,如果我們終有一天要向現金說掰掰,社會做好準備了嗎?

簡單來說,答案是「沒有」。許多地方目前依然相當仰賴現金,如果現金迅速消失,這些地方的人可能就無法繼續維持正常生活。正如觀察人士所言,重要的問題不是該不該淘汰現金,而是需要先建好哪些配套措施,才能盡量讓所有人順利融入無現金社會,滿足每一種金融需求。我們不能只為了某些族群的需要,就改變既有的金融環境,將成千上萬的人拒於新世界的門外。更何況能夠適應新世界的人,通常都是那些都市化、年輕、相對有錢的人。

根據英國《現金評論》(Access to Cash Review)今年不久之前發布的報告,現金量的減少已經開始引起擔憂。該報告的結論是,英國的數位交易歷史雖然已久,但還沒有準備好進入完全無現金時代。大約一半的英國人表示,現金消失會讓生活變得麻煩,17%的人則幾乎無法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報告指出,雖然越來越多店家接受無現金支付,現金需求將越來越低;但許多人依然偏好紙鈔與硬幣。現金的好處包括:比較容易讓人量入為出,避免負債;比較容易知道照護者花了多少錢替被照護者買東西;對某些身障者而言,現金比其他支付方式更方便等等。該報告強調,「許多科技都是為大眾市場設計的,會忽略窮人、偏鄉、弱勢群體的需求。我們的研究清楚顯示,科技革命如果繼續快速發展,很可能會將數百萬人拒於門外。」

至於瑞典,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報導,該國現金流通量已陷入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比2007年的最大值低了40%以上。如今該國有36%的人口過著無現金生活,而每周只支付一次現金的瑞典人,則從短短4年前的63%,降低至現在的25%。瑞典社會正在適應這種改變,大量商店、餐廳、公共設施都不再接受現金。現金使用量下滑的速度,高到議員要求某些銀行必須繼續供應現金讓人提款。但管理競爭與金融的機關在去年拒絕了這項提案,並認為政府應該幫銀行擔起提供現金的責任。

這點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套用《現金評論》的話,「如果現金不能使用,人們就不需要去提領。」這問題相當嚴重,例如中國央行就被迫在2018年12月提醒道,拒絕接受現金是非法的。該行的主要理由是,這麼做會讓人民對現金失去信心;此外也對年長者與低度開發地區的居民非常不公平。丹麥的法律則規定,除非某些特殊情況,否則受款人必須接受現金。挪威也討論了許多狀況下消費者是否有權堅持支付現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在2019年2月報導,紐澤西州與費城已經推出政策禁止無現金商店,紐約、華盛頓、芝加哥、舊金山也打算跟進。

數位科技凸顯金融體系薄弱環節

數位科技在某些地區讓金融更親民,卻可能在另一些地區剝奪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現金支付與實體分行,讓金融離人民更遙遠。而且反諷的是,後者往往都發生在那些金融基礎建設相當成熟的已開發國家。如果無視這個問題,金融體系可能就會出現更多漏洞,變得更危險。

政策制定者知道,雖然數位科技在全球各地開創了巨大的新世界,但也帶來重大風險,需要嚴陣以待。20國集團(G20)制定了《數位普惠金融的高階準則》(High-Level Principles for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呼籲做出一系列行動,確保數位金融不捨棄任何群體。例如,為不熟悉科技的消費者打造簡單的數位工具,盡量避免他們錯誤交易,或者資料或帳戶遭到入侵。數位科技能否成功,取決於科技是否容易上手,因此該文件建議各國政府確保全國的通訊與電力基礎設施,並讓寬頻網路延伸到目前覆蓋率較低的地區。這點對鄉村特別重要,因為鄉村的實體銀行很可能會消失,屆時如果沒有穩定的網路,就根本無法獲得金融服務

消費者保護的問題也日益重要。消費者未必熟知數位科技與管道會帶來哪些風險,所以當越來越多人跟著數位科技進入正規金融服務,就可能需要加強新進者的基本金融教育,他們才會知道金融體系如何運作,以及如何保護自己。正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G20在《在數位時代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方法》(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Approaches in the Digital Age)中所言,「光提供金融服務是不夠的。必須讓各地的消費者都了解數位金融,並懂得如何負責任地使用這些服務,才能有效保障個人、國家、全球福祉。」

也就是說,數位革新下的金融服務,可能促使消費者與金融業者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該政策指南特別強調弱勢消費者的負債風險,因為金融科技推出的即時信貸可能會利用人類的慾望,讓消費者為了求取當下的滿足而借更多錢。這種風險其實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畢竟借錢越方便,人們就越容易衝動行事,傷害自己的戶頭。

金融科技的進步引發了機密性與資料隱私的重要問題。雖然數位交易提高了金融透明度,但越來越多消費者也開始擔心自己的所有消費習慣是不是都落在銀行手中。這項危機在無現金社會將更嚴重,金融機構可以紀錄交易資料並進行分析,從你每天的咖啡消費量這種小細節來了解你,決定向你提供哪些服務。因此研究指出,消費者在某些交易中依然偏好難以追查的現金。這並非因為消費者有犯罪意圖,而是希望在生活中保有一些隱私。

個人隱私相形下更顯重要

政策制定者呼籲,資料保護法規必須跟上金融數位創新的腳步。OECD在《金融消費的風險因素》(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Risk Drivers)中指出,數位服務讓人們更容易分享資料,因而威脅到消費者的資料安全與隱私。如今消費者需要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而且隨著交易涉及的當事人數量在金融格局的改變中逐漸增加,這項意識將更為重要。如果業者公開資訊,消費者就更能明智地決定要讓自己的資料如何被處理,願意獲得多少基於生活細節量身打造的服務。正如《經濟學人》所言,「某些消費者願意用購買紀錄換取免費服務,另一些人則寧願多付點錢避免被打擾。」

隨著資料不斷累積,高階分析將更能精確掌握消費者行為。樂觀的觀察人士表示,這將改善客戶體驗,並讓目前被社會排除在外的群體享受金融服務。但較悲觀的人則擔心,消費者習慣與購買行為一旦展露無遺,金融機構就能將某些客戶拒於公司的窄門之外。以經常引用的保險為例,大數據讓保險公司更能精確了解每個顧客的特質,判斷哪些人不符合公司的保險政策。它們未必會直接與這些顧客斷絕關係,但可能會將保費提高到無法負擔的程度,實質上與拒絕沒兩樣。

這些問題都在在顯示,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但企業使用的方式可能決定它們將改善世界,還是賺取最多利潤而無視對消費者的影響。金融監管機關如今面臨艱鉅挑戰,不但得跟上創新腳步,還得同時回應瞬息萬變的產業格局。除了推動消費者的金融教育,確保個人與企業做出明智決定以外,世界各地的決策者也意識到一些迫切的危機,例如:數位時代可能很快就會讓傳統的金融機構消失,因而排斥某些族群;同時還會出現更有效的分析工具,讓最需要金融服務的消費者更難獲得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