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金融.經濟 / 直升機撒錢策略可行嗎?

直升機撒錢策略可行嗎?

文章發表:2025/09/17

撰文:李榮謙
  • 中央銀行參事兼網路金融資訊工作小組召集人
  •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金融學院授課教師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所實施的QE或負利率等非傳統性貨幣政策,成效遞減,未能明顯推升經濟成長,原本各界認為的激進措施──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策略,逐漸受到重視。

若干論者甚至認為,直升機撒錢策略堪稱為非傳統性財政政策(unconventional fiscal policy)。

直升機撒錢的稱謂,最早出自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ilton Friedman)於1969年的論文:「一架直升機飛過城鎮,從空中撒落千元美鈔,民眾急忙伸手抓住……此外,每位民眾都相信,這僅是特殊事件,以後再也不會發生。」

對於這筆從天而降的財富,民眾會樂於拿去消費,因而提升整體經濟活動,推升通膨。弗利曼用直升機撒錢來形容政府直接發放現金給民眾的這項行為,會推升通膨率,試圖解釋貨幣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弗利曼所比喻的「直升機撒錢」畢竟是經濟理論的教學解說,現實世界並沒有國家真的用直升機從空中向民眾撒錢。

採行直升機撒錢策略的適當時機為何?

當一國債台高築、經濟陷入衰退且有通縮風險,而利率處於零利率底限時、困於流動性陷阱中的經濟體,民間需求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可能極低,即便央行試圖再降低資金的成本,提振總合需求的效果亦非常有限,貨幣政策有失靈之虞。

此時,若能推出擴張性財政政策,則能發揮強力效果,惟債台高築的政府常不願再舉債支出;因此,可憑空創造貨幣的央行,若能永久增加貨幣存量,融通政府的支出或減稅、或是直接發錢給民眾,則可提高總合需求。

前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前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特納(Adair Turner)、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Nouriel Roubini)等,均支持以之充當提振經濟的非常手段。

BoE總裁卡尼(Mark Carney)、前ECB首席經濟學家易辛(Otmar Issing)、BoJ 總裁黑田東彥、IMF 前首席經濟學家布朗查德(Olivier Blanchard)、BIS 經濟暨金融部門主管波里歐(Claudio Borio)等人都公開表示反對,咸認直升機撒錢策略非但過於激進,且帶來諸多問題,尤其是傷害央行獨立性(independence)、可能帶來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以及破壞財政紀律化(fiscal discipline)要求,因此實務上不可行:

1.直升機撒錢策略本質上是財政政策,但有賴央行與財政當局的密切合作,過程中不免傷害央行的獨立性;此外,央行可能產生財務虧損,喪失財務上的獨立性,導致央行的可信度(credibility)下降;因此,各國央行一向將直升機撒錢策略視為禁忌。

2.央行淪為政府的提款機,政府誤以為是免費午餐(free lunch),濫用直升機撒錢策略,不僅破壞財政紀律化要求,有引發惡性通膨之虞,也將延宕必要的結構性改革。過去一些國家採直升機撒錢策略的案例顯示,最終結局常以惡性通膨告終,主因政府難以抗拒持續使用此項策略的誘惑,不斷指揮央行印鈔,融通財政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