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金融.經濟 金融.經濟 銀行大到不能倒之是非對錯 文章發表:2024/11/25 今年5月31日,瑞銀集團(UBS)歷經周折,終於宣布對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歷史性收購圓滿完成。隨著Credit Suisse在蘇黎世完成註銷,這個獨立實體也就正式消失不見了,我想,對於曾經參與1990年代跨國性金融機構盛世的台灣金融從業人員來說,肯定充滿了不勝唏噓的感嘆。 壽險資金「回流」扮演關鍵角色—化解股市創高、超額儲蓄矛盾 文章發表:2024/11/22 2024年開年迄今,台北股市漲幅高達33.8%,加權指數同時也創下歷年最高價位,達24,416.67點。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預測,2024年超額儲蓄率已上修至15.46%,超額儲蓄高達3.8兆元,連續5年逾3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當股市屢創新高時,投資者的信心和風險偏好往往也隨之增加,並將資金投入市場,追求更高的回報。 投資人也能參與減碳金融?—碳交易面面觀 文章發表:2024/11/20 隨著氣候升溫效應加劇,對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企業需擔負起該有社會責任已為公民所能認同,在生產/使用者付費原則下,碳定價時代已然到來。在2023年12月臺灣碳權交易所正式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標誌著台灣在追求碳中和目標邁出重要一步,首批上架的專案包括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和沼氣發電等,這些專案不僅讓國內企業能參與國際碳權交易,更可讓企業在邁向碳中和道路上找到強而有力的工具。 市場對川普經濟學的誤區—關稅、能源政策、地緣政治觀點 文章發表:2024/11/06 隨著拜登的退選,以及川普當選的可能性的提高,媒體上開始超前解讀川普上台後的經濟路線。根據我的觀察,這些解讀出現了誤區,可能對金融市場的投資人形成誤導,值得進一步討論。 最新文章 家族傳承之意義 碳定價──賦予排碳與減碳經濟意義 獨董在併購案的經營判斷原則—拒當大股東的橡皮圖章 成功財務解決方案:以高鐵為例 董座財報不實,大同涉掏空13億元 熱門文章 紅單、預售屋、成屋交易,你不可不知的房產交易稅制規定 透過投資公司出資的優缺點分析──以網紅開設飲料店為例 再睡5分鐘:網紅VS.手搖飲的品牌策略執行 從元大S&P原油正2下市始末看期貨ETF的風險 康友風暴:別被財報騙了 Prev <12345678910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