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金融.經濟 / 成功財務解決方案:以高鐵為例

成功財務解決方案:以高鐵為例

文章發表:2025/03/03

撰文:謝劍平
  • 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專任教授
  • 財團法人台北市高等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2015年台灣高鐵的半年報中,累積虧損達472億元,且面臨其特別股股東請求給付特別股股本及積欠股息,金額合計更高達500億元以上,財務危機迫在眉睫。同年,為推動「高鐵財務解決方案」,台灣高鐵遂與交通部修改「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興建營運合約」,延長高鐵營運特許期間自35年調整為70年。更重要的是其資本結構之改善,為彌補累積虧損,台灣高鐵普通股必須減資六成約390億元,即減資後每仟股將剩餘400 股,其後再由公股行庫及高鐵相關建設基金參與私募增資300億元,以充實公司營運資金、進行資本支出及處理特別股補償方案,改善公司財務結構。依其特別股補償方案,台灣高鐵須全數收回已發行之特別股達392億元,同時補償累積積欠之特別股股息總額達151 億元,一次解除所有的財務警報。自此,全世界最大BOT案在高鐵財務解決方案正式啟動後宣告結束,由政府掌控之泛公股持股比例將上升為42%,而原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則降為17%,台灣高鐵已走向「公有民營」之形態。2017年,台灣高鐵的稅後淨利高達53.39億,每股盈餘0.95元,獲利能力逐年顯著改善,可說是一個成功的「財務解決方案」。(註)

考慮財務危機及代理成本後的新MM理論,又稱為抵換理論(Trade-off Theory) 或靜態理論(Static Theory),將出現一個可使公司價值達到最大(資金成本最小)的最佳資本結構;而此最佳資本結構更接近現實層面,進而能說明為何實務上一般公司不願意舉太多債的真正理由。故此修正後的新MM理論,正可說是在負債「利得」與「損害」兩相抵換之下的折衷產物。

註釋

  • 台灣高鐵2020年財報,全年營收498.12億元、年增34%,毛利率44.6%,稅前盈餘97億元,稅後純益78.24億元,EPS 1.39元。返回內文

資料來源

  • 節錄 《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謝劍平 著,P441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