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金融.經濟 / ESG責任必須深入銀行業務

ESG責任必須深入銀行業務

文章發表:2021/12/13

紀錄、整理:David Stinson孫維德
  • 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特聘研究員
譯者:廖珮杏

聯合國在2019年9月22日發布〈責任銀行原則〉(PRB),希望銀行在新時代的綠色治理中能夠重視課責。這份原則分為六個項目:「一致性」(Alignment)、「衝擊及目標設定」(Impact & Target Setting)、「委託人及客戶」(Clients & Customers)、「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治理與文化」(Governance & Culture)、「透明揭露及當責」(Transparency & Accountability)。該原則由各銀行自行選擇是否加入,目前所有簽署業者的資產總額已經占全球銀行的40%。

英國的特許銀行機構(Chartered Banking Institute, CBI),是一家歷史悠久、深具影響力的金融培訓組織。2021年該機構年會恰逢〈責任銀行原則〉發布2週年,其中一個主題就是「銀行的盡責以及國際標準的實施」。與會講者指出,要落實銀行責任,就必須從上到下影響整個組織,不僅高層經理必須了解,整個銀行的文化也必須跟著改變。

台灣雖然因為沒有加入聯合國,而沒有簽署〈責任銀行原則〉,但已經有一些機構自願遵循。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國泰世華銀行副總苗豐強以及許多銀行界、民間團體、國際組織的代表皆應邀出席CBI年會盛事,線上與全球金融業者一同交流責任銀行原則落實與教育發展。國泰世華銀行是台灣第一家自願遵守〈責任銀行原則〉的銀行,雖然沒有正式簽署管道,但它依然透過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向外界證明自己確實執行。

成功的綠色治理必須從上到下落實

會議的重點是,疫情結束之後,銀行業將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國民西敏銀行(Nat West Bank)的戰略創投總監Oliver Holbourn認為疫情的影響會持續一段時間,未來10年將是「COVID的10年」。2008年的金融危機,至少決定了金融業之後10年的走向;因應COVID-19的各種經濟措施和綠色復甦計畫,也將會造成長久的影響。

在人們逐漸關注氣候威脅的時代,〈責任銀行原則〉給了銀行業一個明確的努力目標。銀行業的綠色轉型顯示,過去10年來,這個行業為了解決系統性風險,已經不再以獲利為唯一考量,瑞典商業銀行英國分行執行長Mikael Sorensen表示,「直到不久之前,銀行業都還只在乎社會中的經濟面」,但巨大的氣候變遷將讓這個行業開始重視更多不同的面向。

當然,這些都說來簡單,做起來難。國泰世華銀行副總苗豐強就表示,雖然可能有人不同意,但他認為ESG成敗的關鍵並非大家常說的E(環境),而是G(治理),他說,「如果執行不夠徹底,你就無法真正照顧到環境和社會」,而且,治理不是任何一套具體的技能,而是一種永續發展的思維。

其他講者也都提到組織意識的重要性。特許銀行學院的執行長Simon Thompson指出,成敗的關鍵就在於「能否讓整個組織都以最佳的作法為標準」;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的責任商業全球總監Antoni Ballabriga則提到銀行必須同時擁有2套回報系統,除了要能從下而上回報供應鏈的狀況,還要有另一套平行的體系來回報永續性的問題。

黃崇哲院長指出,各層級的銀行業者都需要接受培訓:「台灣金融研訓院從2021年開始,就因應政府的政策開始培訓金融業者的ESG能力,尤其是永續金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整個計畫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對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培訓。課程內容包括國際可持續金融趨勢介紹、綠色金融披露標準、企業社會責任標準、TCFD結構等,此外還有可持續發展藍圖培訓。我們希望學員能夠構建自己機構的ESG金融發展藍圖,也就是他們自己的ESG策略。」除此之外的三個部分,則分別針對財務營運部門、風險管理部門、業務部門來設計,確保大多數金融從業人員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能力。

永續經營的方向盤操之在誰?

會議最後,也討論到哪些機構最可能促成綠色改革。在紐澳兩國相當於金研院的機構是澳新金融服務業協會(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 of Australasia, FINSIA),該協會執行長Chris Whitehead指出,綠色革新需要的意識,必須靠培訓機構來注入,不能仰賴傳統的正規教育。其原因之一,就是環保的重要性提高的速度,快到金融業的其他職訓管道都跟不上;而且它需要整體思維,不能只靠某些特定的專業能力。

馬來西亞的聯昌國際伊斯蘭銀行(CIMB Islamic Bank)區域負責人Hussam Sultan則提到,在將環保意識落實到實體經濟的過程中,銀行的重要性僅次於監理機關。當然,這通常是指較為成熟的大型銀行,有它們的幫助,小型銀行和中小企業才會順利遵守相關規定,有時候甚至還得用新科技來輔助。這也告訴我們,綠色產業升級的最大挑戰,可能既不是理解問題所在,也不是找到解決方案;而是讓每一家銀行把相關知識傳遞給公司內部的每個層級,同時也傳播到其他銀行,這樣最後才能確實改變社會上各式各樣的經濟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