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金融.經濟 / 成為永續台灣的基建 讓好命一代的積累

成為永續台灣的基建 讓好命一代的積累

文章發表:2022/10/19

整理:陳雅莉

面對無可逃避的高齡少子挑戰,有沒有想過,2050年的台灣,將會是什麼面貌?是暮氣沉沉,老無所依?還是生活更有質感,富足而有希望?

觀察先進國家,早在1980年代起,即漸漸感受到少子高齡化壓力。早期最普遍的因應策略,就是利用生育相關補助或福利,鼓勵生育。然而,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發布的「因應低生育率政策有效嗎?」(Policy Responses to Low Fertility:How Effective Are They?)研究中指出,鼓勵生育政策的成效顯然不如預期。

高齡少子浪潮擋不住

以鄰近國家來說,日本是亞洲第一個經歷快速現代化的大國,生育率下降的時間也比亞洲其他國家都早。日本生育率自1985年以來一路下滑,因此日本政府在1990年起實施鼓勵生育政策,2016年又加碼催生,但實際上效果相當有限〔圖1〕。該報告指出,其實不只日本,大部分實施催生政策的國家,多數皆面臨催生短期看似有效,但長期卻無效的窘境,儘管根據聯合國調查,2021年已經有高達197國提出提振生育政策,未來生育率仍將持續下降〔圖2〕。

【圖一】日本催生政策實行時間與總生育率,自1990年以來制定的新生育政策,自2016年以來制定的新政策措施,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 【圖2】1950年至2050年世界總生育率預測,聯合國世界人口預測,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生育率

轉念投資基建 為未來社會準備

既然少子高齡化無法逆轉,加上催生政策無法有長期的效果,反而提供一個契機,讓各國政府轉念,跳脫舊思維的窠臼,從唯一聚焦催生,轉而強調國家為未來社會的樣貌預先準備:也就是說,政策軸心漸漸轉為發展適應人口減少、友善高齡之國家,尤其強調應善用國家資產(人、資源、金錢),強化未來國家永續所需的基礎建設投資,提高人民的生活質感,創造公平、開放、包容的社會,消除對未來的不安全感。

然而,雖然多數國家都積極想要投資基礎建設,但錢的問題一直是一個主要挑戰。現實是,倘若基礎建設僅僅仰賴政府的預算編列,不論在規模、速度與效率,有相當侷限。因此可以看到,全球基礎建設的資金缺口逐漸擴大〔圖3〕,在2040年累計將高達15兆美元。

【圖3】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缺口趨勢,投資需求,當前態勢,全球基礎建設中心,Global Infrastructure Hub

私部門資金入基建 越先進國家越重視

為了解決基建「錢事」問題,積極導引資金進入基礎建設項目。更值得注意的趨勢是,相較開發中國家,已開發經濟體更為重視私部門資金在基礎建設的滲透率。如〔圖4〕所顯示,即使面對2020年疫情衝擊,依然逆勢成長,展現韌性。

【圖4】各經濟體私部門投資基礎建設項目基金,高所得國家,中低所得國家,全球基礎建設中心,Global Infrastructure Hub

例如各國的退休養老基金,過去只重視穩定的回報,如今轉向更有意義的投資,例如加拿大魁北克退休金管理機構CDPQ(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 du Qu bec),2020年12月更注入台灣的離岸風場,成為第一筆直接投資在台灣基礎建設的國際資金,以及南非養老基金更獲准將其資本的45%投資於基礎設施項目,荷蘭更直接將養老金投資於當地的基礎設施,旨在服務於社會,也提供養老金參與者的利益。

把好命一代的財富創造更好的未來

事實上,嬰兒潮世代(相當於台灣的四、五年級生),是參與世界經濟快速成長、在生涯中累積最多資產的一代〔如圖5〕。而最新國富統計也顯示,台灣目前家庭部門資產達143.65兆元新台幣,其中僅人壽保險及退休基金準備,高達30.81兆元,這龐大的積累,也多半是由四、五年級生世代所持有。隨著嬰兒潮世代漸漸面臨退休,手上掌握的龐大資金,勢必希望移動到能創造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以安享晚年;然而,超額儲蓄率的年年升高,房價不斷上漲,又顯示出四、五年級生確實缺少能創造穩健回報的資金去處。另一方面,政府在布局下一世代的基礎建設,讓生活環境變得更有質感、提高未來民眾福祉的同時,財政預算的侷限,也相當大程度限制了未來建設藍圖的實現進度。

【圖5】美國不同世代持有資產金額比較,房地產,退休金,股票,其他,沉默世代,出生於1928~45年,嬰兒潮世代,1946~64年,X世代,1965~80年,千禧世代,1981~96年,經濟學人雜誌

因此,各國紛紛導引長期性資金進入基礎建設投融資的優勢很清楚:基建執行方,可更快取得資金,縮短建設進度,創造下一代更好生活;而這群好命世代的投資方,也能取得基建投資回報的穩定現金流,保障自己老年生活。這種利己利他,創造多贏的局面,端看政府與民間能否共同合作,打破思維,突破框架,為未來或許不再擁擠的台灣,創造更有質感的環境與公共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