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首頁 / 時事直擊 / 資訊.科技 / 擴大生態圈 邁向營運差異化──電子支付2.0時代

擴大生態圈 邁向營運差異化──電子支付2.0時代

文章發表:2023/06/26

整理:陳雅莉

在現今的支付交易中,傳統銀行占比逐年下修,支付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占比日益升高,銀行下一步該如何走?劉美玲認為,跨足行動、電子支付領域,與相關業者合作,擴大生態圈,致力營運差異化,將是最可行的道路!

為加速金融從業人員數位轉型,促進行內思維轉變,芬恩特創新聚落特地與不同金融機構合作,針對金融科技相關主題,契合金融業者需求,安排客製化學習課程;此次彰化銀行人資處與芬恩特合作,兩個月一次的線上課程,讓金融從業人員利用下班時間,透過機構安排同仁數位學習直播課程,進一步了解數位金融新趨勢,同仁反應熱烈且成效良好,2023年已進入第二年度合作課程。

台灣金融研訓院特別邀請全盈支付金融科技總經理劉美玲,為彰化銀行員工講述「行動支付發展與應用解析」,深入淺出介紹國內外行動支付趨勢與未來展望。

劉美玲曾任玉山金控副數位金融長、玉山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事業處副總經理,通曉傳統支付與行動支付發展歷史,也曾擔任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審議委員、銀行公會電子支付委員會主委,精熟國內外金融產業生態與動向。

全球六大科企看準商機 紛紛跨足行動支付

「在2021年全球市值前10大的企業,有6家涉足行動支付市場,包括Apple、Microsoft、Amazon、Alphabet(Google母公司)、微信、阿里巴巴,足見行動支付的熱度。」劉美玲指出,被視為產業趨勢家的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日前併購Twitter,目的就是為了進軍行動支付市場。

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研究,在今日支付交易中,傳統銀行所占比例逐年下修,到2020年已不到80%,支付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占比則日益升高。然而,行動支付一如信用卡,本身獲利微薄,但眾企業仍爭相搶進,旨在透過行動支付,掌握消費者的偏愛,以期建立更高層次的互動。

不同國家的行動支付市場生態也不盡相同,中國、瑞典、新加坡堪稱三大典型。在中國行動支付市場,主要業者為非銀行的支付機構,屬寡占市場,主要支付模式為QR Code掃碼支付;中國政府現正針對支付機構壟斷、套利、違規經營等層面,強化監管。

在瑞典行動支付市場,銀行是主要業者,主要支付模式為手機門號轉帳及QR Code掃碼轉帳。瑞典政府正施行新政策,防堵民營企業壟斷行動支付產業,並確保銀行持續提供實體現金相關服務。

在新加坡行動支付市場,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並駕齊驅,屬高度競爭市場,主要支付方式為QR Code支付與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感應支付。新加坡政府現正致力完善行動支付基礎設施,訂定《支付服務法》,以提升監管成效。

在行動支付興起後,全球銀行生態也發生質變,NuBank、Chime、Revolut、Starling Bank、Monzo、Acorns等,皆是從行動支付發跡的新興銀行,不乏業者從行動支付起家,再進軍傳統銀行領域,帶動金融業變革。

新興銀行加入 開展支付新商模

NuBank發跡於巴西,現已是拉丁美洲行動支付的霸主,使用者超過上千萬人。因為諸多拉丁美洲民眾收入不豐,根本無法開設銀行帳戶,就算有銀行帳戶,但當地治安不佳,銀行安檢程序嚴格、繁複直逼機場,存、領皆頗為不便,NuBank遂得以快速茁壯。

Chime Bank被稱為美國最大的獨角獸,其客戶完成一筆消費,系統會將該筆消費金額,四捨五入到整數,然後將零頭自動存入客戶的儲蓄帳戶,而每月存款超過500美元的客戶,還可享有透支100美元的優惠,吸引眾多年輕人前來開戶。

Revolut成立於2015年,之後在英國快速崛起,被稱為「金融體驗之王」,更被視為行動支付業者的標竿,其發展史與商業模式,甚至被視為金融業的教材。

為了與傳統銀行區別,Revolut首創多項行動銀行服務,包括客戶可用31種貨幣匯款、可提領150種貨幣、免手續費兌換30種貨幣,提供客戶手機與醫療保險,並可幫客戶買賣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等數種虛擬貨幣,深受跨國工作者歡迎。

Starling Bank同是英國新興銀行,成立於2014年,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迅速茁壯。先前,Starling Bank頒布「疫情協助計畫」(Starling Coronavirus Support Scheme),提供客戶3個月500英鎊免息小額借貸,也推出「自動小豬撲滿存錢模式」,幫客戶把每筆消費零頭的餘額,存到儲蓄帳戶,刺激客戶數大幅成長。

「該銀行更推出鄰近付款(Near by payments),方便客戶轉帳。」劉美玲解釋,若Starling Bank的A客戶積欠B客戶款項,若兩人正在附近,A客戶就可直接將款項轉給B客戶,不必填寫帳號與個人資料。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螞蟻金服,是當下中國行動支付的領頭羊,其最知名的服務,當屬「親密付」。螞蟻金服的客戶,可為父母、子女、配偶開通「親密付」;當他們進行網購消費時,「親密付」將從該客戶的帳戶中扣款。

阿里巴巴集團還有另一家行動支付「芝麻信用」,重新定義了個人信用評分,評分標準包括行為能力、身分特質、履約能力、信用歷史、人際關係等5個面向,客戶總體評分越高,可享有越多優惠。現在,連許多家長評價女兒的男朋友時,也要檢視其芝麻信用評分。

行動支付不僅盛行於先進國家,在東南亞國家,也越來越普及;在東南亞國家,最受歡迎的手機錢包,當屬GrabPay。2016年,新加坡計程車公司Grab推出GrabPay,原僅適用於搭乘該公司的計程車,後範圍擴及一般民生消費,且功能越來越多元;目前,GrabPay已可在5個國家使用。

發展生態圈已成趨勢 法規須與時俱進

2022年1到9月,台灣非現金支付交易筆數約39.15億筆,交易金額約新台幣4.5兆元,推估全年可達6兆元;而非現金支付有4大來源,按照占比高低排序,依次為信用卡56.44%、ATM轉帳26.04%、電子支付3.69%,與儲值卡1.13%。

由此可見,與信用卡、ATM轉帳相比,電子支付占比依然偏低,使用人次為1,998萬人次,代理收付金額累積至新台幣760億元,而行動支付業者依然持續虧損。在2021年,街口支付虧損新台幣4.56億元,一卡通虧損1.9億元,歐付寶則虧損1,955萬元。

「如果行動支付業者業務僅從事行動支付,實難從中獲利,必定得跨足消費領域。」劉美玲強調,金融業創新不必從零開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不僅應學習國外行動支付業者的商業模式,也應借鏡其從消費者痛點著手,開發新的商機。

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性質相近,消費者常張冠李戴。劉美玲說明,行動支付指消費者透過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進行支付,較知名的業者為Apple Pay、Google Pay;第三方支付指由公正第三方提供支付(代理收付)服務,全台此類業者家數上萬,LINE Pay、Pi拍錢包皆屬之,主管單位為經濟部。

電子支付的門檻較高,業者最低實收資本額應達新台幣5億元,可從事的業務包括支付、儲值、轉帳等,主管單位則是金管會。目前,台灣共有11家電子支付專營機構,如街口支付、全盈支付、全支付等,與20家兼營此業務的銀行。

「隨著非現金支付方式越來越多元,台灣相關法規也與時俱進。」劉美玲認為,當下已進入「電子支付2.0時代」,新法規將形塑以支付為核心的生態圈,賦予電子支付帳戶更多權限,在金流業務上,由封閉轉為開放,開放跨電支、銀行的轉帳與消費、國內外小額匯兌,並允許發行附隨電子支付帳戶的儲值卡。

在金流附隨及衍生業務上,新法規允許電子支付業者協助禮券與票券的發行、販售、核銷,提供客戶紅利整合、折抵服務,與協助其他企業開發電子支付系統,跨足資訊系統規劃與顧問服務。

而「發展共享會員生態圈」,已是台灣電子支付產業的重要趨勢,如將電子支付嵌入零售場景、社區場景、企業場景,未來將進一步嵌入金融產業場景,深化與銀行、保險、證券業者的合作。

企業應重新自我定義 迎接全新挑戰

全盈支付乃由玉山銀行、拍付國際資訊、全家便利商店共同出資成立,為台灣唯一擁有銀行、零售商、電商平台背景的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劉美玲透露,全盈支付規劃的支付生態圈藍圖,涵蓋用戶、銀行、保險業者、證券業者、特約商店、跨境錢包業者、FinTech新創業者等,彼此可共享會員、點數、數據。

「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應該重新自我定義,才能迎接新的挑戰。」劉美玲表示,Uber自我定義為資訊處理業,而非計程車業;airbnb自我定義為住宿服務提供者,而非旅館業者;螞蟻金服自我定義為科技公司,而非銀行業者,「而其規模,已遠遠超過一般計程車、旅館、銀行業者。」

那麼,銀行的下一步應該如何走呢?劉美玲相信,跨足行動、電子支付領域,或與相關業者合作,擴大生態圈,致力營運差異化,將是最可行的道路!

^